1、行業背景
隨著社會的進步,在國內公交車上可以看到車內具備車載智能監控設備,為企業與司機提供了高效、安全的便利。但目前由于車輛的車身較長,車體較寬,從而照車司機的盲區視角越大。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很容易造成事故的發生,大型車輛均有以下視覺盲區現象:
盲區1:公交車車頭前方盲區
公交車的車廂高、駕駛位高,盲區大,一般車頭前方約2米寬、1.5米長的范圍都屬于盲區,身高低于1.2米的行人經過此區域時,駕駛員很難通過前方玻璃觀察到。
盲區2:公交車右前輪附近盲區
當公交車轉彎時,坐在左側駕駛位上的駕駛員常常無法觀察到右前區域地面的狀況,拐彎時右前輪附近區域很危險。在此區域內與車體保持少于2.5米距離的行人、車輛很難被駕駛員觀察到。因此,駕駛員朋友應警惕右側通行的人、車以及物體。
盲區3:公交車右后視鏡下方盲區
右前輪的盲區中尤其要注意右后視鏡下方的位置,公交車駕駛員都會比較在意車輛左側,右側易被忽視。再加上公交車的前窗玻璃離地面有一米多距離,如果一個身高低于車窗玻璃的乘客出現在公交車右前角,司機很難通過車前窗玻璃看到這個人。因此,駕駛員朋友們要引起重視。
盲區4:公交車前后車門的中間位置盲區
早晚高峰期間站點候車的乘客較多,公交車進站時,一般很多人會往前門“涌”或不等車輛停下開門便跟車前行,如果此時在公交車前后車門的中間位置出現幾個高個子的乘客時,站在他們后面的人就完全不會被車輛駕駛員觀察到。因此,駕駛員要對這個區域多加警惕。
盲區5:公交車車尾、后車輪附近盲區
公交車輛在出站時,駕駛員一般會重點觀察左側路況,很少會注意到右后側情況,如果行人或小孩子此時出現在右側盲區,很容易發生意外。因此,駕駛員駕車出站時要多加防范。
盲區6:公交車尾盲區
公交車體積大,雖然現在車輛有倒車影像儀,可倒車影像探頭觀察到的區域范圍只限于車尾部3米范圍內。
靜態盲區:以車長11m,車寬2.5m為例,車輛靜止狀態,右側可形成盲區范圍為3m*2.5,m左右。
動態盲區:當車輛右轉行駛過程,內輪差形成的盲區范圍達到4倍以上。
2、解決方案
鑒于以上駕駛安全隱患系統通過架設能覆蓋車輛四周視場范圍的 4 個廣角攝像頭,將同一時刻采集到的多路視頻影像處理成一幅 360 度的車身俯視圖,并顯示在中控臺的屏幕上,讓駕駛員可以清楚地查看車輛周邊是否存在障礙物并了解障礙物的相對方位與距離,有效消除視覺盲區,幫助駕駛員從容操控車輛泊車入位或通過復雜路面,有效減少刮蹭、碰撞、陷落等事故的發生。360 全景環視影像安全駕駛輔助系統能夠實現真正的 360°全景鳥瞰, 做到 360°無死角監控,有助于保障安全駕駛! 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渣土車、攪拌車、卡車,公交車,客車、應急車輛等,易于安裝和標定。若與雷達探測系統或AI行人入侵分析結合使用將會大大有效提高行車安全性。
咨詢